Search

[驚蟄]

驚蟄(ㄓ'),是春雷初響的時節,雷鳴後萬物復甦,迎接春天的到來,各種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驚蟄]

驚蟄(ㄓ'),是春雷初響的時節,雷鳴後萬物復甦,迎接春天的到來,各種蟲類也開始活動。以前的人在聽到第一聲春雷時,就會趕緊把衣服抖一抖,也會在門口灑石灰,民俗上認為這樣蟲蟻、虱子等就不會沾衣,也不會上門。

驚蟄的節氣神是「雷公」。相傳「雷公」是一隻大鳥,拿著一支鐵鎚打出隆隆的雷聲,喚醒大地萬物,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。

人們相信驚蟄的這天如果打雷,一整年都會風調雨順,稻穀粒粒飽滿,因此有「二月初二彈雷,稻仔卡重過秤錘」(驚蟄時間一般約莫在農曆二月初二左右,但不一定)以及「驚蟄聞雷米似泥」的諺語。但如果驚蟄之前就打雷,意味著氣候不順,還可能會連續下四十九天的雨,俗諺稱為「未驚蟄打雷,會四十九日烏」。

驚蟄過後,天氣漸漸暖和起來,各種動物都擺脫冬天的厚重,開始出來享受好天氣,因此也有了「驚蟄鳥仔曝翅」這樣的諺語,說明萬物欣欣向榮。

香港則是有驚蟄日打小人的特殊習俗,民間說法認為蟄伏中的萬物被春雷驚醒,包含小人及白虎星君也開始活動,因此會在這天進行解除小人的儀式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